看到東海大學這一系列探討設計的課程時覺得非常的特別

忍不住問我以前一起上課的朋友: 為什麼我們以前都沒有這種課?

 

藝術系四年 每年都拿很多設計課 很神奇的是回想起來 好像從來沒有人討論過: 設計是什麼?

從一開始就一頭栽進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世界 然後被混亂淹沒 每天上課都在上演頑童歷險記

 

chasingWind.jpg  


好像真如同<設計邊境>所說的創意從模糊中開始

那時一切都沒頭沒尾模糊不清 但從摸索的過程中也得到許多不可取代的體驗

 

雖然如此還是非常高興能看得到整理的如此清楚完整探討設計的課

不是學設計的人 看完這一系列有趣又特別課也會有新的體悟

 

<設計邊境>引用許多TED.com的影片來當作是課本

TED = 科技 Technology, 娛樂 Entertainment, 設計 Design

1984開始每年舉辦一次論壇, 邀請這三大領域中最知名傑出的人士來演講

 

灰色的字體是每段影片的筆記 幫助我快速瀏覽每支影片討論的大綱

藍色字體是對於課程中討論主題的一些感想


Video 1.

 

 

20世紀的思考方式無法解決21世紀的問題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same level of think that created them." - Albert Einstein


1. 重新定義所有熟悉的事物 - 食衣住行育樂

2. 不是省能, 是換能

3. 丟掉地圖, 不要繼續開發已知...

4. 關鍵適用心, 不是用腦


這段課程中的TED影片是丹麥藝術家 Theo Jansen 介紹他如何結合藝術與動力學創造一種全新生物。

 

sabulosa4.jpg 

 

Jansen費時十幾年創造的這種生物 Strandbeest (海邊生物) 生活在丹麥的海岸 牠們利用風力在濕沙灘上行走

海浪是牠們的敵人 牠們有些用“鼻子”探測得以避開浪潮 有些將“鼻子”埋在沙下以防被強風吹走

如同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一樣 每一代的 Strandbeest 都會把牠們成功的"基因"傳承給下一代 

未來牠們著創造者希望牠們能夠發展出“肌肉” “神經系統”

甚至是擁有一個能夠簡單“思考的腦” 最後能夠不須要依賴創造者 自行生存演化

 

這位藝術家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創造一個收集沙子 防止海水提升的機器人 

但在創造的過程中他逐漸發現他是在創造一種新的生物

人類是否能從創造另外一個生物的過程中去更加了解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這是這位藝術家想探討的問題

 

如果完全不知道這位藝術家的背景或想法 單看到他的作品的人 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詩意

而且看到這些奇異的生物在沙灘上行走的樣子會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有一種打從心底覺得很“奇妙”的感受

很多人都覺得這些生物很美麗, Jansen (我猜略帶得意或困惑) 的說

他根本沒有想要把牠們創造的很美 比起美感他更在乎功能 連他自己都很驚訝

或許是他隱藏的藝術家那一面在他沒發現的時候偷偷把牠們創造的很美

 

雖然在這裡我們稱 Jansen 是藝術家 但他既有科學家的嚴謹 又有藝術家的浪漫

他本人並不怎麼在乎在些界限 我們也希望這些界限能越來越模糊


Q1. 對21世紀設計邊境的想像(設計不只是設計東西還能設計系統

 


 

20世紀是計算的腦 21世紀是設計的腦


Video 2.

 

 

為何換世紀需要換思考方式?因為...

氣候不一樣

知識不一樣

工具不一樣

問題不一樣

尺度不一樣

智慧不一樣

 

"Few are those who see with their own eyes and feel with their own hearts

很少人用自己的眼去看,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 Albert Einstein

 

設計不是什麼?

是用心, 不是用腦 

不是化裝術

不是線性思考

不是只做產品與形象而已

不是搞怪

不只是設計師的事

設計不是不能學


Q2. 心在哪裡?

“心是一個你必須要感受的東西 每個人的心一定不一樣 但可以同時去感受一件事 而那個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阻礙創新學習的關鍵是教育

學習是... 通過許多經驗(失敗的經驗) 去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動物的能力或行為

教育系統的問題是價值觀的偏差因為它重視代表左腦思考的

序列運算 知覺我的坐標(跟"我"相關的事) 知識 邏輯

但忽略代表右腦思考的

平行運算 知覺整體環境(和環境結合為一體) 創意 直覺



 

這段課程影片一開始播放的是英國的教育學家 Sir Ken Robinson 針對“教育是否扼殺了創意?”的TED演講

 

這段演講非常幽默又帶有很深的遠見 我很喜歡他說的:

“試想 今年開始上小學的小孩 將在西元2065年退休 但沒有人知道五年後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

但我們必須教育孩子們為未來準備 所以我認為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是極為特殊的 (the unpredictability I think is extraordinary).”


Video 3. 

 

 

"the unpredictability I think is extraordinary..." 從今日至西元2065年 這中間不到百年

但可能很多人會有一閃而過的念頭 不知道那時後地球還在嗎?

未來永遠是不可預知 每個時代的人都會對未知的未來感到迷惑或驚異

甚麼讓現在 不可預知的未來 如此的特殊?

之前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是處在一個比較個人的程面

但或許是拜資訊發達所賜 這種不確定感在情感上變得比較集體和全面

而在現實中 不管是科技 媒體 環境 全球 各方面 我們的確也是處在一個整體性的改變 未知 變化之中


Q3. 好的設計是人類希望的所在嗎?

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 好的設計是人類的希望, 但在那之前它必須跳脫現有的框架被更廣泛的接受

設計是一種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新數學 當它能夠像數學一樣“普及”時 才有可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數學是20世紀前文明的代表 說它是當時人類的希望也不為過

設計可代表21世紀後的文明 只是不知道它整合的速度能不能比數學快 (畢竟數學也用了千年才走到今日)

幸好設計不是一個新概念 它用各種化身隱藏在我們的生活裡 我們只是需要讓它變得更“好”

 

 


 

Design is a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設計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Video 4.

 

 

設計是什麼?

設計 = 讓現況靠近期望的能力

創意 = "設法"讓現況靠近期望


* 可以有系統學習的創意 Design = creativity can be learned systematically

向哪個系統學設計? 自然界&生物界


* 可以有方法延續的創意 Design = creativity with methodology which can be repeated

學習流程:先對某件事產生好奇(?) > 去找資料知道部份(know) 模糊的知道 > 開始思考 (think) 捕捉模糊 >

練習 (practice) 嘗試錯誤 > 練習多次後會其中有一次會真的做出來 (create) 演化結果 > 成果 (result)

 


 

這段課程影片的第一位TED演講者是自然學家 Jenine Benyus 她著有多本關於 Biomimicry 生物模擬的書

Biomimicry, Bio = 生命 mimesis = 模擬 意指從自然界中採取能持續解決人類問題的靈感

這個古老的概念近年來重新被重視 我想其中"持續"是一個關鍵

自然界的生物所作的一切事情都必須要能夠持續 不能持續的事牠們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在上面

人口暴漲的同時 如何能持續使用有限的資源是人類面臨的ㄧ大問題

居住在地球上幾億年的其他生物能帶給我們答案嗎? Benyus 在這段演講中提出12個例子...


Video 5.

   

 

"他們了解到答案隨處可得, 他們只需要換個鏡片來看世界." - Jenine Benyus

 

Benyus 提到每個人都待在自己的領域 問題不是資訊不足而是整合不足

常常會發現資訊像很多點那樣散落在各處 但中間卻沒有能把點與點聯繫的線

在大學時 隔一棟樓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如果不進去看看的話永遠不會知道裡面的人在做甚麼

好在我們學校不禁止跨系拿課 也很鼓勵學生同時選修兩種相差很多的科系

未來應該會越來越提倡跨界學習 不管我們是否進入了只知道一個領域的資訊不夠用的時代

我都非常期待能夠如同媒體所討論的 再次回到多種領域與文化激盪的新文藝復興時期

 


 

 

相關連結:

<設計邊境-2>未來五千天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