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堂課不像前兩堂有許多的stimulation刺激, 但提出了許多值得(尤其創意人)思考的問題...

 

catchingFairy.jpg 


這堂課包括三段全然不同但都非常有趣的TED影片 >>

第一段影片是"Skeptic 懷疑論”雜誌發行人 Michael Shermer 探討人為什麼會迷信 

第二段是一位腦神經解剖學家 Jill Bolte Taylor 與大家分享她自己腦中風時得到的體驗和領悟

第三段是暢銷書"Eat, Pray, Love"的作家 Elizabeth Gilbert 以另外一種角度來思考創意天才


Video 1. 科學 vs. 迷信

 


二十世紀之前:創意靠知識累積 (一人一腦)

二十世紀之後:創意靠網路結合 (萬人一腦)


Q:好奇為何沒有引發創意, 反而變成迷信?

如同這位像是詐欺偵察員的 Michael Sherman 所說:

“所有的事情我們都必須問 最可能的解釋是什麼

在我們說有些東西來自外世界前 我們應該先查明它不在這個世界中”


迷信是因為我們想相信除了人類以外還有某些不可思議的力量存在

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為什麼我們想要相信?

第三位TED演講者 Elizabeth Gilbert 提出一些有趣的看法

 


 

Video 2. 認識你的腦... (Dr. Taylor的分享)


 

 


 

Video 3. 認識左右腦...

 

 

 

創意來自何處?

>來自與源頭接軌...

>源頭不是迷信、偏執...

>源頭是忘卻自我...

>通往源頭的大門是右腦...

 

RLbrain.jpg 

 


 

Video 4. (作家Elizabeth Gilbert的反思...)

 

 

雖然沒有讀過 Elizabeth Gilbert 的 "Eat, Pray, Love" 但這本前陣子每次逛書店都被放在極顯眼地方的書

也讓我感受到它的暢銷程度 讓沒讀過的人也大約知道它是本關於自我心靈探索的 "feel good" book


Gilbert 這段在TED的演講讓我很喜歡的原因是她勇於提出一些自己對所謂創意天才的不同看法

像Gilbert提到的為什麼我們已經對:“創意和受苦天性就是連在一起” 習以為常 也是一個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現在遇到設計瓶頸時我也試著嘗試一下Gilbert的提議 她打開了這個討論

讓大家想到沒有什麼事情是固定的 我們也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去尋找答案

 


 

Video 5. (老師與學生的討論...)


 

 

延續上一段影片對"靈感"的討論 我自己覺得我在創意的時候用左腦 設計的時候用右腦

看起來好像顛倒了 創意時不是該用右腦跟源頭連結 設計時有一套方式可以持續使用嗎?

但是構想一個idea時我也沒辦法無中生有 所以通常是從一個出發點開始和許多東西連結 

等收集了一定的資料以後 就像是手邊有了一些圖片可以開始拼湊時再開始設計or構圖

有時候憑直覺拼揍這些碎片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你會覺得這個東西的原貌是在那裡的

只是看你找不找的出它該有的每一片拼塊 像拼圖一樣有些地方順利的出奇 有些地方怎麼找都找不到

這時休息一下 睡一覺 第二天起來又可以重新出發

 

Having say that, 我其實要說的是創意需要左腦的幫助 但用左腦是行不通的

或許是因為我還沒辦法完成自由無阻的進入右腦 所以需要一點左腦的幫助

設計一開始的時候抓不住腦海中飛來飛去的模糊影像

這個時候會用左腦做出一堆很沒創意的東西 

然後睡夢中我的創意天才精靈就得拿著超大的榔頭把這些東西全部敲碎

創意來自打破邊界 要怎樣不停的打壞邊界就是其中的最大挑戰


另外附上課堂中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是否跟的上變化腳步的討論

姚老師在他的網站 “大小創意" 中收錄了一篇TED影片可供參考:

Hans Rosling 用前所未有的方法詮釋數字統計 (在影片下方 Subtitles Available 處可以選擇字幕)

or 參考此演講最新版本 Let My Dataset Change Your Mindset 2009

 

Hans Rosling 是一位瑞典的醫生和研究員 他主要的研究是針對非洲的飢餓問題

他同時為瑞典的大學生講授全球發展 但是在大學教課的過程中

他發現他的學生對世界的觀念還停留在他們老師出生那一年時的世界觀

為了讓大眾對世界發展的變化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他創立了 GAPMINDER 非營利機構&網站

 


 

 

相關連結:

<設計邊境-1>什麼是設計?

<設計邊境-2>未來五千天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